—王春紅現實主義油畫淺議
趙春秋

現實主義油畫的創作方法,強調客觀地反映現實生活,從作品主題、形式結構到形象塑造,都直接來源于畫家在生活中的觀察和提煉。因為和生活的這種深厚淵源,現實主義油畫相比其他流派的繪畫來說,就更接地氣,更容易讓普通大眾接受和歡迎。自上個世紀初,油畫傳入中國以來,現實主義曾一度在中國油畫界一統天下,占據主流地位;上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的藝術創造和理論極度繁榮、活躍,各類藝術觀念和手法紛紛出現,現實主義油畫的地位發生了動搖;尤其是新世紀以來,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各種思潮、各種流派紛紛涌現,現實主義油畫的主流地位不復存在了。在這種時代背景和形勢下,能夠耐得住寂寞,沉下心來,踏踏實實地堅持現實主義繪畫道路的人,已經越來越少了。著名畫家王春紅對現實主義創作方法有一種“西西弗斯”式的堅持,多年來,她以足夠的勇氣和智慧堅守著現實主義繪畫的優秀傳統,堅持到大自然中寫生,在平凡的現實生活中尋找創作的靈感和素材,把自己全部創作直接根植于此,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在受到畫界矚目的同時,也吸引了大批收藏家的追捧。
王春紅的油畫作品,生動、唯美,洋溢著鮮活的生命力。她的人物作品描繪的都是身邊熟悉的人,樸素、自然,真誠,有一種讓人感動不已的親切感。她畫的《母親》,安詳地坐在自家的小院里。斑駁的石墻滄桑的門板,墻根郁郁蔥蔥的野草,堆積晾曬的金黃色苞米,隨意放置的農具,照相般準確描繪出太行山典型的農家小院。而畫中的母親,就安詳地坐在椅子上,雙腿上頂著簸箕,低頭認真地擇著簸箕里的菜。畫中的母親低著頭,眼睛并沒有和觀者交流,但你卻能感覺到她邊專注地擇菜邊和你絮絮叨叨地說話。畫家用寫實的手法,給我們講述了一段平凡溫暖的故事,讓你不自覺地走進去,和她作品中的人物做心靈上的交流。她沒有運用什么特殊的技法,甚至都沒有什么很酷很帥很炫的用筆,她只是很平實很認真地忠實描繪,內蘊的款款深情,就從這平淡無奇的描繪中散發出來,讓每一個觀者怦然心動。她畫自己的兒子為爺爺洗腳,畫面溫馨而唯美,那種強烈的幸福感溫暖了每一個觀眾的心。她畫的每個人都是她熟悉的,她畫鄰家的小孩,畫周圍的朋友,畫自己,她作品里的每一個人物,都是現實生活中活生生的人,她熟悉他們的脾氣個性,熟悉他們的言談舉止,他們就這樣很鮮活地出現在她的畫布上,一如他們在生活中一樣。
王春紅的風景作品,無論是寫生小品還是大型創作,都直接來源于真山真水的實景。王春紅家住懷柔,懷山柔水的美景成為她風景畫的素材庫。這些家門口的美景,或許在鄰居們眼里很平常,但在王春紅的筆下,卻煥發出異樣的神彩來。畫面上一絲不茍精心描繪的細節,營造出強烈的臨場氛圍,讓人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優雅、準確的造型,明麗、和諧的色調,精心營造的構圖,張揚著一種能喚起人們精神與激情的勃勃生機。王春紅的畫面中始終有一種清新、亮麗、陽光的抒情意味,你絕對找不到絲毫陰郁、沉悶、苦澀的感覺,那些來源于生活的真實場景,在畫家筆下呈現出超然于生活之上的純粹美。這種美是依托現實生活描繪,呈獻給我們的一種內在精神訴求,是現實主義創作態度和人文主義精神的彰顯,是她對現實生活認識、理解、感悟而轉化為一種內心的需求并與現實重疊的精神關切,是“真、善、美”的高度統一。
這幾年,王春紅的足跡遍及各地,她幾乎是走到哪里就畫到哪里。青藏高原的莊嚴神秘,內蒙古大草原的遼闊壯麗,太行山的巍峨雄壯,東北山村的濃郁生活氣息,讓她的作品呈現出多姿多彩的特點。讀她的作品,真有種臥游的感覺,每一幅作品,就是一個景點,我們跟隨著畫家,一起融入這美輪美奐的大自然。這大自然,既是真實自然的寫照,更是王春紅內心深處的審美追求,是畫家心中遠離塵囂,過濾、沉淀、純粹了的理想風景,比真山真水更加唯美,更加讓人神往和癡迷。明末畫家董其昌在《畫旨》中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胸中脫去塵濁,自然丘壑內營,立成鄄鄂,隨手寫出,皆為山水傳神矣。”王春紅筆下的風景,不正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結果嗎?
“真、善、美”是有社會責任感的藝術家永恒的追求,關注自然的和諧,反映社會生活和時代要求,創作出能引起人民大眾共鳴,深受百姓喜愛和歡迎的作品,才是真正的大美之美。“微風搖海綠,細雨染春紅。”相信王春紅會以更加堅定的步伐,沿著這條現實主義大道一直走下去,并且走得更遠!
--------- (作者系中國人民大學畫院教務主任、《國藝經典》雜志主編)
王春紅作品欣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