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幾何?與兒時的小伙伴相約聽雪,但聽著聽著便失去了知覺。清晨起來,玻璃窗上的冰花和那窗外銀裝素裹的童話世界,帶給我的驚喜,足以讓我把因為沒能聽到雪的懊惱,拋到了九霄云外。沒有聽到雪落下的聲音,就愜意地跟小伙伴們一起品雪,玩雪,打雪仗,堆雪人,于是,脖頸里被調皮的男生塞進了雪球,爸爸的草帽成了雪人的涼帽,玩餓了,還咬了用胡蘿卜給雪人插的鼻子。
長大以后,在每一個雪花飛舞的時節,靜默無邊的思緒,都會追隨著晶瑩剔透,溫婉如玉的小精靈紛飛,在如醉如癡的凝望中,思緒會飄向遠方,雪承載和寄托著我們許多的情感,憂思,幻想和希望。
無論是聽雪,品雪,玩雪或賞雪,在大自然的雪景中,我們永遠是不甘當的配角。當我們與春秋老師的邂逅,卻神奇地轉變了身份,讓我們從群眾演員一一路人甲,逐漸升級成為導演,用神筆畫雪,無論是刻畫它的冷艷,純潔,飄逸,還是表現它的至真,至善,至美,我的冰雪世界由我來做主。
走進中級班,為了豐富畫面,增強筆墨的表現力,春秋老師帶領我們嘗試各種特殊技法,老師這一課用炸鹽法繪出的雪花,在漫漫的夜空中如禮花綻放,如此地絢爛多姿,深邃而神秘,令人驚艷叫絕。在雪意闌珊中表現出畫家追求不落凡塵的境界,呈現一種立足在田園之上的精神超越!依舊是疏籬的柵欄木屋,門上的大紅對聯,在蕭瑟的寒意中,給人以家的溫暖;高高掛起的大紅燈籠,為風雪夜歸人指明家的方向,重新點燃起心中的夢想與希望;大門外忠于職守靈動的小黑狗,給了人有關童年的回憶;大雪覆蓋下的地表地貌和柴垛,以及雪中房前屋后的寒林等等;在清新寧靜中,流溢著濃郁的鄉情和詩意美,讓觀者如醉如癡,遐思萬千!
既然此生有幸得遇名師,就讓我們追隨著春秋老師一起拿起畫筆,徜徉在別有洞天的冰雪藝術世界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