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冰雪藝術研究院賑災義拍活動紀實
文/柱子
一條新聞,牽動億萬赤子心
北京時間2014年8月3日16時30分,云南省昭通市魯甸縣境內發生6.5級地震,震源深度12千米,余震1335次。由于震級大、震源淺、災區人口密集和房屋抗震性能差,地震造成昭通市魯甸縣108.84萬人受災,數百人遇難。22.97萬人緊急轉移安置,2.58萬戶8.09萬間房屋倒塌,4.06萬戶12.91萬間嚴重損壞,15.12萬戶46.61萬間一般損壞。據不完全統計,8.03地震共造成經濟損失4.6026億元,嚴重的災情牽動著十三億國人的心。8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率有關方面負責人趕赴云南魯甸地震災區察看災情,指導抗震救災工作。受災地區各級黨委、政府和廣大人民群眾奮起抗災,人民解放軍、武警部隊、公安民警及專業救援隊伍緊急開展搶險救援。社會各界給予大力支持,許多志愿組織和人員積極投入抗震救災。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魯甸的災情也緊緊地牽動著書畫界藝術家們的心,中國冰雪藝術研究院的畫家們,用自己手中的筆,譜寫了一曲愛的贊歌。
一個倡議,眾志成城
一份由中國冰雪藝術研究院等單位共同發出的倡議書在微信公眾平臺上傳播開來:所有畫家行動起來,為災區獻上一片愛心!
2014年8月10日上午,一場名為“災難有界大愛無邊”的賑災義賣大型筆會在北京時晴堂藝術館隆重舉行,著名書畫家吳休、趙春秋、李宏威等40多位書畫家出席了活動。中國美協理事、北京畫院原副院長、年逾八旬的吳休老師攜夫人親臨現場,為這次賑災義賣活動揮毫寫下兩幅四尺整紙的自作詩;中國冰雪藝術研究院院長、中國人民大學畫院教學部主任趙春秋老師積極參與組織、主持筆會活動,還當場創作了兩幅山水畫精品;河北農業大學教授李宏威老師專門趕來為義賣活動捐贈出三幅精心之作。
這次筆會,除了從市區風塵仆仆趕來的畫家,還有好多從河北、天津自駕趕來的書畫家,他們有的從家里帶來了精心準備好的作品,有的顧不上旅途勞累,直接投入創作。整個筆會現場愛心涌動,真情激蕩,書畫藝術家們紛紛揮毫潑墨,亮出絕活兒認真創作,用自己的作品表達對地震災區人民的愛心支援。
筆會活動當天,組委會共籌集到的書畫作品達100多幅。
一個微信群,拍得二十萬善款
如何讓這些書畫作品變現,成了擺在大家面前的難題。
中國冰雪藝術研究院院長趙春秋老師經過認真權衡,決定借助網絡的力量,充分利用微信公眾平臺和微信朋友圈,實行網上義拍。一個150人的義拍群迅速建立起來,里面既有被邀約來的愛心買家,也有捐畫的畫家,為了最大限度的公開透明,我們讓每一位參與者,無論是買家還是畫家,都做好監督工作。
群建起來了,微拍的準備工作也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所有拍賣團隊的工作人員都投入緊張的準備中來,登記作品、壓平、翻拍、整理參拍畫家資料,忙的不亦樂乎。為了向買家充分介紹參拍畫家,我們為每一個畫家都單獨做了宣傳帖子,向大家推介畫家的作品和藝術成就。對于要拍賣的作品,工作人員細心地壓平、拍照,對一些不容易看清楚細部的作品,還專門拍了局部,以利于買家研究。拍賣團隊特意請趙春秋老師做拍賣的藝術顧問,在拍賣過程中為朋友們介紹作品,解答疑問。
網絡微拍,是個全新的事物,怎么運作,沒有成熟的經驗可以借鑒,結果如何,拍賣團隊的工作人員更是絲毫沒有把握。當大家懷著忐忑的心情,開始第一場拍賣的時候,朋友們的熱情讓大家堅定了信心。8月12日19點開始的第一場拍賣,就取得了32700元的好成績。小小的成功,讓拍賣團隊增添了無窮的動力,大家認真總結經驗,修改了拍賣流程,盡量讓拍賣環節更加完善。接下來的工作,出奇地順利,九場拍賣籌得善款二十余萬元。
拍賣過程中,涌現出來的感人事跡數不勝數。這次拍賣團隊的主要工作人員,大都是二十歲左右的小姑娘,但她們所迸發出來的熱情卻讓人感動和驚詫。連續十幾天,她們從晚上八點鐘開始忙碌到深夜,凌晨二、三點才能睡覺,為了能拍好一幅作品,多為災區人民奉獻一份愛心,她們每天幾乎都是堅守著電腦、抱著手機吃飯睡覺,甚至把這都變成了一種習慣。趙春秋老師更是放下自己手中的創作,全身心投入到拍賣中來,耐心為大家講解和推薦。中間又幾次捐畫,以回報那些踴躍參拍的愛心朋友。那些素未謀面的愛心買家,更是令人感動,一個個貌似虛幻的網名背后,就是一顆顆實實在在火熱的心啊。他們里面,有教師,有學生,有商人、有軍人,身為軍人的亂了流年,除了幫我們做一些輔助工作外,自己還拍下了將近九千元的作品,大大超出了他每個月的工資。
眾人的愛心匯聚成了一股巨大的暖流,經過十幾天的努力,我們竟然籌得了二十萬元的善款??墒?,怎么樣來更好地使用這些款項,卻成了問題。
一份愛心,感動你我
俗話說:好鋼用在刀刃上,如何更好的使用這筆款項,成了擺在大家面前的難題。魯甸的震后重建,百廢待興,如何讓這筆錢用到最需要幫助的人群是問題的關鍵。經過認真地分析研究,我們決定用這筆錢來幫助那些受災的高中生、大學生的家庭。
經過多方努力,我們聯系到了魯甸當地政府有關部門,初步確定了以昭通學院及其附中受災學生為幫扶對象。2014年9月15日,我們派專人攜善款飛赴云南,在當地民政局夏舉崇書記帶領下來到學校,親手把部分善款發放到被救助的學生們手中。他們走訪了部分受災學生的家庭,災后觸目驚心的慘狀讓他們的心靈震撼,孩子們自強自立的奮斗精神也讓他們感動,我們決定將繼續對魯甸地震災區的孩子們給予關心和救助,除了這次發放賑災善款的活動外,對部分家庭極度困難的孩子繼續進行幫扶,讓孩子們真切的感受到來自社會的關懷和溫暖。
由于時間倉促,我們沒有能把善款全部發放完畢,后續工作就托付給了魯甸縣民政局,由縣民政局的夏舉崇書記親自負責落實。夏書記積極聯系當地教委,親自走訪受災家庭,認真尋找、溝通、核實,整理匯總出一份接受捐助的名單,挨家挨戶給被救助學生發放善款。他雖然工作繁忙,卻一直不敢辜負這份重托,走訪、發放善款、記錄一絲不茍,多么令人感動的基層領導干部?。?
截止到發稿,書畫家們為魯甸賑災義拍籌得的善款已經全部得到了切實有效的落實,每一分錢都發放到了我們救助的學生手中。感謝踴躍捐獻作品的藝術家們,感謝踴躍參拍的愛心網友們,感謝那些為我們愛心捐助提供幫助的云南本地朋友,他們是:云南省地方地方稅務局督察內審處羅松全處長(現掛職大理市委副書記、新農村工作隊總隊長)、云南省衛生計生委姚志昂先生(現掛職魯甸縣委副書記、新農村工作隊總隊長);魯甸民政局夏舉崇書記、魯甸縣老齡辦楊成文主任、昭通學院附中的許宗芳老師、昭通學院的陳永華、桑正林、劉家玉、馬玉松、劉小琪等老師,有了你們的親力親為、有了你們的積極參與和幫助,才促成了善款的真正落實,衷心地向你們鞠躬,致敬!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災難有界,大愛無邊。讓我們用愛心幫助災區人民重建家園,讓我們用實際行動,共建中華民族的精神家園。



|